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七百三十五章 见见老朋友(1 / 2)

第七百三十五章见见老朋友须知,无论是县试还是恩科,都由朝廷礼部亲自操办,这位礼部侍郎只需动动嘴皮,便能抹去他们奋力一生才拼来的功名头衔。

想到这,此前还趾高气扬的众人,纷纷夹着尾巴溜出衙门。

看着这些家伙惶惶而逃的摸样,礼部侍郎自光如炬道:“一群货,难怪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,还在蝇营狗句靠看教书营生。”

知府负手上前,看着重新清净下来的大殿,安抚道:“这些人就算博得功名又如何,不懂得拐弯变通,注定是并底之蛙!侍郎大人何需动怒。”

说着,知府又好奇道:“话说回来,这离经院当真如此神乎?竟有一百五十多人通过了童生试?”

礼部待即嗯一声说道:“是的,起初本官也与你一样吃惊:但亲自说阅过他行的卷子后,并没有发现任荷端倪,这些八九岁的量生不仅文采斐然,文学功底更是一个比一个结实,不久后都会是我大周的人才啊!”

说到这,礼部侍郎又嘶了口气:“说实话,本官也很想知道,这离经院到底用了什么办法,竟然让一群出身寒微的孩童,摇身一变成为才华横溢的童生。”

“依本官的经验来看,这些孩童不出十五六岁,便能在恩科试中薪露头角!有一部分甚至能争一争进士名额,至于能否挤进前三甲,那就得看他们的造化了。

闻言,一旁的知府浑身都是一颤。

须知,大周官场的铁律,进士及以上方可入朝为官,即便是靠看关系登上朝堂的官员,若无进士头衔压身,往后普升以及前途都是极其困难的。

此前就有朝堂官员,得陛下赏识进入内阁,但由于学历不足屡萎被同僚轻视打压的先例。

由此口见,进士二学的含金量有多足,儿平是大周朝堂的入槛。

而照礼部侍郎所言,在这群出身寒微的童生中,就有好一部分有望摘得进士头衔,这等成材率,委实是叫人震惊。

“噢,照此看来,这离经院的确有几道板斧啊!”

知府平复下心绪后,自光熠熠闪炼,显然是想到了自家那不成器的孩子。

这些平民百姓人家的小孩尚能有此造化,尚若他将亲儿也送入离经院,巨不是能延续家族荣光。

要知道,即便他是从四品的京师衙门知府,但并不代表权利能后继,他的孩子同样要通过科举一步一步涉足朝堂。

为了下一代的前途,这位知府大人暗暗做出了决定,就算多花些银子宝钞也无所谓,总比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只混能混上个秀才举人要强吧?一旁的礼部侍郎,显然也看出了知府的心思,于是便迈出步子,走近了一些,轻声说道。

“不满知府大人说,本官这有小道消息,听说这离经院的背后,是北凉李家,乃当朝大柱国北凉主李一手促成!”

另一边。

灰头逃窜的一众先生们,心知没法通过官府制裁离经院,脸上黑得比门神还沉。

怒。

县试一事,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师,这些孩童的父辈无不震大户人家还好说,培养下一代花出去的银子不痛不痒,但对那些没落寒门而言,非但银子心血打了水漂,希望也随着破灭。

他们本就比不过家底厚实大族,全仗看下一代能重振家族一想到那些寒微平民的孩子,抢替了自家小孩的名额,无不火冒三丈暴跳如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