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赏赐的林黛玉,以及收到口谕的众人,无疑都是有点懵的,但皇帝的命令谁也不敢拒绝,更不敢质疑啥的。
所以只能赶紧按要求努力学习。
当然了,听话是一回事,私底下揣测也不少,收到口谕后没多久,贾家核心人物就再次荣禧堂,忐忑讨论此事。
重点就一个,陛下到底啥意思?
“母亲,你说陛下是不是在敲打我们家,只提让家里女子努力学习,还要为国为民做贡献,那是不是意味着,陛下在间接表示,咱们家男丁就不用念书科举了,下一代已经没有入仕希望?”
不能怪贾赦多想,涉及皇家的事就没有件简单直接的,而且他家出了这么多事,又是神仙下凡,又是精怪投胎。
任谁心里都得嘀咕。
更别说本来疑心就重的皇帝了。
之前传出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神仙下凡的时候,还有不少人出于好奇,专门送礼围观过。但是等府里一大堆女眷都是精怪投胎的消息传出后,本来特地邀请他们的花宴文会都直接取消了大半。
亲朋好友间也略有生疏。
哪怕没有光明正大的嫌弃他们,要与他们疏远关系,那也已经这么干了。
所以此时他内心有如此揣测。
倒也不算离谱。
听到这,贾政也觉得很有道理:
“目前,大哥说的恐怕还真有几分道理,其他人是精怪投胎,待遇上有所差别也就罢了。可是宝玉和黛玉都是神仙转世,如今黛玉得到了任务,还得到了皇庄作为赏赐,宝玉那边却什么都没有,恐怕真的是陛下在忌惮些什么。”
“唉,你们说的我也猜想过,可若真是如此倒也罢了。反正如今不论是宝玉环儿,还是琏儿琮儿,看着都没什么出将入相的本事,能不败家就不错了。
不出仕就不出仕,无妨。
毕竟我们本来就没指望这一代。
我担心的是,陛下他会不会对黛玉她们有太高的期望,只是让其他人多读书也就罢了,看着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指望,但陛下赐给黛玉的农书以及皇庄。
意思就太明确了啊!”
贾母想的,显然比两个儿子要稍微多一些,或者说她更担心外孙女境遇。
“农书皇庄……种田?”
贾赦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,略有些不敢置信道:“陛下该不会是觉得黛玉她上辈子是植物类型的神仙,是个什么绛珠仙子,所以,就应该能种田吧?”
“难不成是想让她当神农?”
这种事只要稍微做个拓展联想。
那么就不难猜测!!!
“我就是有此担心啊,黛玉上辈子还要别人给她浇水呢,她哪有什么种植的能耐啊。如果陛下真的对她抱有很大期望,然后黛玉这边一年两年,三年五年的一直没有什么成果,我就担心她会被迁怒,还有就是,婚事又该怎么办?
陛下的要求我们肯定不能拒绝。
同时不能敷衍潦草,大概率需要黛玉亲自下田,亲自耕种,亲自收获。如果不亲自干,出不了成果,陛下说不定还会觉得黛玉不用心,是不是这个理?
可京城勋贵,谁会娶个要天天干农活的正妻?真的说出去都得让人笑话。
除非她能种出点什么……
但可能吗?
若是传说是真的,当年百花仙子下凡也没折腾出啥来,而人家百花仙子的品级,还能比她一个绛珠仙子低吗?”
这些都是贾母基于担心自己外孙女方面考虑的,还有没说的一点就是,如今林黛玉住在他们家,要是真被当今陛下迁怒的话,他们家又岂能逃脱得了?
至此,众人都被干沉默了。
显然,没有人觉得林黛玉能够成为新神农,种田种出什么名堂,他们是想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想,但是希望真的太过于微渺了,很难对此生出什么信心。
过了一会,贾赦便再次坚定说道:
“分家,必须分家,还有等祭天结束,我立刻上折子让爵,不管你们同不同意分家,让爵这件事我已经定下了。
等陛下的旨意批复下来。
我就搬回金陵,做个富家翁。
母亲如果要我养老,那就跟我一起去金陵,不要把黛玉带着了,如果不愿意去金陵,那就让贾琏替我尽孝心吧。
我意已决,反正东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,本来还想跟你们谈一谈公库的事情,以及账本的事情,如今也懒得跟你们计较了。但我希望老二家的你记住啊,我不跟你们计较的前提是,分家的事情别给我闹什么幺蛾子,要是给我闹幺蛾子,我也不怕直接闹到大理寺去。
你自己干了什么?
挪用了多少,你自己心里有数。
行了,母亲,我是不想再在京城这边提心吊胆的呆着了,此外这次我搬到金陵去住,只带我媳妇以及贾琮,迎春也留在贾府,麻烦您帮她找个婚事。”
早在多年前,先太子被废的时候贾赦就知道自己未来没什么指望,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,故而从此直接摆烂。
但是最近几天发生的事,则让他深刻觉得,自己的烂恐怕要摆不下去了。
摆烂也不一定安全!!
又是神仙下凡,又是精怪转世的。
他们贾家都快成妖精窝了。
本来还想着只要分家,躲开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个人就行了,结果好嘛,他儿媳妇王熙凤,唯一的孙女巧姐,连带女儿贾惜春也不是人,上辈子不是人。
显然,分家都躲不开这些东西。
那就索性让爵。
提前把爵位让给自己儿子,一品将军爵位在身,他不好擅自离开京城,但他把爵位让给儿子后,就是一个普通白身,自然可以随便跑,出国都没问题。
反倒他儿子全家不好擅离京城。
再加上闺女年纪也不小了,留在京城更容易找个门当户对的,也是相当合理的借口。至此他才能顺利摆脱所有神仙精怪,去金陵那过上安生些的日子!
可见他是真的忌讳这些。
“你这么做就不怕他们寒心吗?”
别人寒不寒心不知道,但贾母是有些寒心的,她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不像话了,哪有这么嫌弃亲人的啊。
宁愿放弃爵位,也要远离他们。
“寒什么心啊,贾琏那小子要是知道,指不定有多开心呢,我又不像太上皇似的,爵位让给他还留这,都直接搬金陵去了,无拘无束的,他寒什么心?
贾琮爵位本来就轮不到他,我把他带到金陵,我去了东西不都留给他。”
“惜春寒心又怎么了?一天到晚跟个木头似的,她这做女儿的,还得我这做父亲的去讨好她不成,平常见面连个笑脸都没有,好像是谁苛待了她似的。
看见她就烦,公库里面那些东西我就不追究了,回头你们给她准备嫁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