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147章 开幕仪式(1 / 2)

王凡的确是大手笔,大到别人不能理解。

一百栋小楼价值在十万两白银以上,十艘花船价值在三十万两白银,花魁前三那六千枚金币倒算不得什么了。

这四十多万两银子撒出去就为了热闹?当然不是,但肯定不是为了名,因为王凡不需要这种名声。

那就是为了利喽!他在四海钱庄里留下的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的牌匾,已成了钱庄、商铺的标配。

那利从何来呢?王凡说这是广告,无论这些花船留不留在襄阳,名声都随船而行。

被千娇百媚的花魁住了一个月的房子,床铺香气飘飘,就问你买不买?

前一百的花魁家邻居你愿不愿意做?花魁要是留在了襄阳,周边的买卖会不会更好?

这些隐形消费不是一般人想得到的,想得到的都不是一般人。

司仪介绍完规则和奖项后继续介绍评审方法,他高声说道:“本次花魁大赛由观众与评委共同评选。”

台下一片惊呼,怎么观众还能做评委?这事不得由艺术家们来评判吗?外行评价内行好吗?

司仪接着说道:“让大家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确实是难为大家。”

周围传来善意的笑声,大家看个热闹还行,好与坏可能心里有数,至于怎么个好法是说不出来的。

司仪继续说道:“既然说不出就用实际行动来评判,你支持谁觉得谁好就去给她投币。”

说完还拿出一把金灿灿的金币,银光闪闪的银币,黄澄澄的铜币。

向众人展示了一番后继续说道:“这是为大赛特意准备的金、银、铜币,上面都有花中魁首的字样,做不了假。

你觉得谁好就把代表观点的金币、银币或铜币投给她,谁获得的钱币价值高谁获胜!

这样我们所有人都有资格表达观点,哪怕你只有一枚铜币也能像侯爷一样表达你的看法。”

众人齐齐向王凡看去,王凡微笑着点了点头。

司仪继续说道:“当出现钱币价值相当的时候,由场上九名裁判裁决胜负。”

众人纷纷点头,其实也就相隔几十丈远的人可以听到,传声筒也就把声音扩大一些,达不到地球音响的效果。

但架不住人声传播啊!一个传俩,俩传仨,很快后面的人也一知半解了。

司仪继续说道:“接下来介绍一下本次花魁大赛的评委,他们都是大正最顶级的文坛大家和艺术大家。”

接下来,每介绍一位文坛巨匠和艺术家,都会由其本人展示一下个人的造诣。

一位文坛巨匠擅长的是棋艺,王凡好奇他怎么展示,谁知他却高歌一曲。

苍凉洪亮的歌声引得满场喝彩,连参赛的花魁都纷纷称赞,不知是心服还是口服。

随着一位位评委登台,精湛的技艺不断呈现台下气氛开始热烈起来。

当最后一位评委谢幕后司仪登台道:“接下来,二百零一位花魁将一一登场与诸位见面。

请注意她们的号牌,比赛将在明天正式开始,记得来为你喜欢的花魁捧场哦!”

音乐声响起,一位丫鬟模样的小姑娘举着“一号,紫娟姑娘”字样的牌子走出来,后面跟着袅袅婷婷的选手紫娟。

接下来就是二号花魁登场,一位位花魁在丫鬟举牌引领下纷纷登台。

整个形势就像现代社会的梯台走秀,不同的是没有训练她们千篇一律的模特脚步。

不过,走出不同风格的姑娘们更有一番迷人韵味。

这也引得台下狼嚎阵阵,有人甚至大喊某某姑娘嫁给我,有车有房没爹没娘……

王凡没让城管去干涉,这样才热闹,只他们要不过分,就不对这些家伙过分。

二百零一位花魁展示完毕已到深夜,司仪宣布花魁大赛开幕式结束。

值得称赞的是梯台的灯光,六十四盏汽灯把梯台照的如同白昼。

姑娘们在台上的表现,无论是一颦一笑,还是一嗔一怒都照的分毫毕现。

汽灯是由石炭的伴生矿,一种灰白色的矿石作为主要燃料的灯具。

把白色矿石放入一个带通气管的小铁桶,倒入水就会产生气体。

气体从通气管冒出,用火折子一触即燃,一个三十瓦亮度的汽灯就开始工作了。

无论是外来的客人还是襄阳的百姓,都为这雪亮的汽灯惊奇不已。

等到花魁们全都离开之后,现场的人群还在恋恋不舍,回味着刚才的旖旎风情,有些鲁男子却想去舞台上看看汽灯。

被城管呵斥后离开,又盯上了路灯,站在

更有些胆大的想爬上去摘下来,被巡逻的衙役上前一通暴打,然后抓进监狱。

罪名是破坏公物,大体是送去修城墙了。

多次的试探失败后,图谋不轨的家伙都收敛了起来。

最惊艳的还是沿河的店铺,无论里面有啥都禁不住七八万人的光顾。

突击开业的家伙们嘴都笑歪了,生意那都不能用好来形容,俩字“售罄”!

那些为了应付王凡的店主,没有任何商品只是开门点灯了事,现在后悔的要死!

其实,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吓得要死,当七八万人涌向你的店铺时,该担心的就是安全了。

好在有县衙的衙役维持秩序,玄武卫不断巡逻,给了人们安全感。

而离开的花魁们,在一个营的玄武卫护送下安全的回到住所。

住所很近,就在环河店铺的后面,二层的小楼,长十二米宽八米,前后各有一个十米宽的小院。

前院种满了各种花草,一条石子铺就的小径清幽,影壁墙上牡丹四季不败。

后院有个角门,角门左侧是柴房、厨房,角门右侧是杂物间、粮仓。

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这是襄阳新城区最普通的居民住房。

而此房的亮点就在于站在二楼就可以看到玉带河上的风光,这也是前面商铺只建一层的原因。

后面一排就有所不同,变成了前后两进的小型院落。

一进是平房,长十二米宽八米,客厅、客房、仆人间都在一进。

二进是二层小楼,长宽与一进平房相同,二层多了个环廊,可漫步亦可观赏河面的风景。

小楼是主人书房、卧房的所在,如果有未出阁的姑娘,二楼就是绣楼。

后院依然是厨房、柴房、杂物间、粮仓的所在,几簇花树给院子带去了活力。

前院依然是绿草花卉小径通幽,影壁墙的绿竹四季常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