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晚,九极宫内一反近月来的沉寂,处处灯火辉煌,映照得如同白昼。
甘露殿内更是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,悠扬的乐曲伴随着宫娥们轻盈的舞步,暖香浮动,佳肴满桌,一派热闹喜庆的气象。
刘瑁特意在此设下家宴,一来是为刚刚平定鲜卑之乱、凯旋归来的太子刘祺洗尘庆功。
二来也是借此机会,与一众股肱心腹及其家眷聚宴,联络感情,抚慰自典韦战死后略显低沉的人心。
这场宴会,虽名为家宴,但其规模与参与者的身份,都远超寻常,于融融暖意中,透着浓浓的政治意味……
甘露殿内,地龙烧得暖意融融,空气中弥漫着醇酒的甘冽与佳肴的浓郁香气。
此次家宴,除了刘瑁的后宫嫔妃、皇子公主悉数到场外,更邀请了毛玠、田丰、徐庶、辛毗、刘晔、赵云等一众股肱心腹及其家眷。
就连远在靖江督办军务的荀攸、坐镇并州的贾诩等人也分别派了妻子儿女前来参加,足见刘瑁对此次宴会的重视。
甘露殿内,暖意融融,刘瑁身着玄色十二章纹衮服,头戴通天冠,端坐于主位之上,不怒自威。
皇后吴苋仪态端庄地坐在刘瑁身侧,怀中抱着一个约莫三岁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,正是嫡幼子刘眙。小皇子好奇地眨巴着大眼睛,打量着殿内济济一堂的宾客。
太子刘祺静静地坐在刘瑁另一侧,他身姿挺拔,面带谦和笑容。
虽然经历了北征的鞍马劳顿,但眉宇间那股经过战火洗礼的英气与沉稳却愈发显露,眉宇间隐隐透出一股英气。
御座之下,左右两侧席位分明。
左首以中书左丞毛玠为首,田丰、徐庶、辛毗、刘晔、赵云等重臣依次落座。
他们身后,则是各自带来的家族男丁,有的是已入仕途的子侄,有的是尚在太学或军中历练的少年郎。
一个个正襟危坐,虽努力保持镇定,眼神中却难掩对这皇家殿堂的好奇与敬畏。
右首则由马贵妃领衔,淑妃蔡琰、德妃孙倩、贤妃乔莹等后宫佳丽,以及诸位大臣的女眷们安坐其次,言笑晏晏,气氛融洽。
再往下,便是诸位大臣的女眷们,夫人们彼此含笑寒暄,小姐们则或羞涩低语,或好奇张望,衣香鬓影,珠翠琳琅,为这庄重的宫殿平添了几分柔和与亮色……
酒过三巡,刘瑁缓缓举起手中的青铜爵杯,示意殿内安静下来。
他目光扫过众人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,朗声道:“今日家宴,只论亲情,不讲君臣之礼,诸位都放开些,尽情畅饮,不必拘束!”
“谢陛下隆恩!”众人齐齐起身,纷纷举杯回应。
刘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,放下酒爵,声音略微低沉了些许,带着一丝缅怀:“去岁年末,宋国公典韦壮烈殉国,朕心甚为哀恸,至今思之,仍痛彻心扉。
于是朕以国葬之礼待之,以慰其忠魂。然逝者已矣,生者如斯。
如今,伯衍北征凯旋,扬我大汉国威,斩杀拓跋力微,为我大汉拓土开疆,助朕设立安北都护府,此乃大功一件!
今日,我们便一同为伯衍以及北征诸将庆功,也告慰?武在天之灵,让他看看,他用生命守护的大汉,一定会愈发强盛!”
“陛下圣明!太子殿下英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