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49章 我的三件事(2 / 2)

但是,技术积淀深厚,还是能出成果的。

小慕以后,新东西以后千万不要忘了宁钢。”

“我知道了,你给薛志清说,让他专门给我准备一个料场,只要没有了,我保证让人给他们填满,好了吧?”

“可以,这个办法好,省的互相埋怨。”

“什么埋怨?”

“小慕,我就是说说,说说而已。”

子慕没有和他们多聊天,正事说完后,就到计算机中心了。

“主公,你回来了?”鸿蒙立即就和他打招呼道。

“嗯,那个系统怎么样?”

“主公,系统已经出来了,根据你的要求,系统是按流水线设计的。

从配料一直到产出,由一条主线,若干个分线完成,中间牵涉的基础技术很多。

包括冶金、缫丝、纺线、染色、织造、出品等一支主生产线和五支分线。

牵涉的设备几百套,零部件上万,电子部件无数。

每一部机械都有控制系统、机械系统、动力系统和维护系统。

最后,集中成一个总系统。

就像你说的一样,他就是一个巨人,长着三头六臂的巨人。”

“我知道了,你把场景给我演示一遍。”

“好的。”

当鸿蒙将仿织流水线工作的场景模拟出来后,子慕认真地观察着每一道工序。

一直看着蚕茧变成蚕丝,白色的蚕丝变成彩色,然后织成丝绸,经过烫压变成了一匹匹布。

他发现里面有几个问题。

一是场景设置的单一,并没有织出宋锦、云锦的感觉。

二是织布梭子在穿梭的过程中,速度并不是很快,布的幅度也不是很宽。

三是没有达到立体的效果,平面尺寸拖得太长。

四是线头接续不是十分的流畅。

子慕将这些问题给鸿蒙讲了。

鸿蒙说道,“主公,你太厉害了。

由于好多程序是重复的,在制作情景的时候,我图省事,就没有表现出来。

还有就是,在实现情景的过程中需要编写太多的代码,我也没有认真的去做。”

子慕没有理他,自顾自地问道。

“鸿蒙,织一副织锦,最多需要多少支线?”

“三万多支。”

“最多用多少个色?”

“四百多种色。”

“幅宽能达到多宽?”

“一米到一点儿五米之间。”

“最大能达到多少?”

“两米。”

“你这样能模拟出极限数据来吗?”

鸿蒙没话说了,不好意思地沉思着。

“模拟不出极限状态,就没法量产,也没法发现系统、机械的缺陷。你要知道,我们这个不是作秀。

另外,将这个生产线分为三段设计吧。

纺线一个阶段,印染一个阶段,织造一个阶段。

这样工艺更集中,更有利于质量的把控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。

你立即按这个要求重新设计程序,我等着你。”

“好的,主公我知道了。”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