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618章 举荐贤才!主簿黄福!(1 / 2)

安南平定,一场军事上的大捷落下帷幕。

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,马不停蹄地向京师飞驰。

信使一路风餐露宿,马蹄扬起滚滚尘土,十多天的时间,这份带着胜利气息的文书便传回了大明京师。

彼时的京师,车水马龙,热闹非凡,街边店铺林立,叫卖声此起彼伏。而当这捷报传入朝堂,整个氛围都被一种胜利的喜悦所笼罩。

大军并未急着班师回朝。安南境内,山林茂密,地势复杂,仍有不少流寇乱匪在四处流窜,百姓的生活依旧深受其扰。

将士们身着厚重的铠甲,手持利刃,穿梭于安南的山水之间,继续执行着铲除匪患的任务。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,那就是尽快让百姓恢复正常生活,田间能再次响起耕牛的哞叫,集市能重新热闹起来。

此外,他们将以安南为坚实的桥头堡,目光坚定地继续向西进军,直至彻底扫平整个中南半岛,让大明的威名远扬四方。

捷报消息传来,大明君臣的反应却出奇的平静,反倒是不觉得有任何意外。朝堂之上,大臣们身着朝服,神色淡定。

毕竟,连数十万蒙古铁骑都被大明军队打得落花流水,难道还收拾不了小小的一个安南?

更何况,大明军中还有蓝玉、沐英、王弼等当世名将,他们身经百战,威名赫赫,麾下更是有着正值巅峰的大明战兵,士气高昂,战斗力爆表。

要是大明王师打输了,那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,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。

不过,就在这令人振奋的捷报之中,却夹杂着一道如阴霾般的消息,让群臣为之胆寒。

那就是正当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,安南的升龙城却爆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。城中火光冲天,喊杀声震耳欲聋,叛军如潮水般涌动。在这场混乱中,陈朝宗室遗孤陈添平以及一众陈朝宗室全部丧命于降军之手!

一时间,朝堂上议论纷纷,大臣们交头接耳,面露担忧之色。

这陈朝宗室全死了,胡氏逆贼也被擒住了,那安南接下来该何去何从?

难不成真要赖上大明了,还要大明派人去接管?

东宫太子府内,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,洒在地面上,形成一片片光影。太子标与李祺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堪舆图前,神色专注,眉头微皱。太子标身着华丽的服饰,腰间佩戴着玉佩,他轻轻叹了口气,脸上满是忧虑之色,缓缓说道:“文和,你这招未免有些太狠了。”

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,带着一丝无奈,“直接将陈朝宗室给杀光诛尽,也不是什么好事啊!咱们可以留下一两个,拥立他们为傀儡,大明插手其内政,帮助安南百姓过上好日子,这样三五年后让这傀儡宣布安南内附大明,这样安南百姓也不会生出抵触心理。结果你直接来硬的,孤担心这些安南百姓不会心服,届时只会民心尽丧啊!”

不得不承认,太子标的治政能力,堪称当世第一,至少收拢人心的这一套,他再熟悉不过了。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,饱读诗书,心怀天下,深知民心的重要性。

李祺笑着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,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诚然,你这做法最是稳妥,也可以解决很多麻烦,但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正是时间。”

他微微顿了顿,眼神变得坚定而锐利,“中南半岛必须尽快打下来,然后开展南洋贸易,否则那些欲求不满的士绅缙绅,绝对等不下去了。”

此话一出,太子标瞳孔猛地一缩,心中一震。

他深知士绅缙绅们的贪婪,他们欲壑难填,早就不满足于东海贸易了,南洋贸易若是继续拖延下去,天知道这些人会做出什么事情。

“可是安南百姓这边……”太子标还是有些担忧,他微微皱着眉头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。

“问题不大。”李祺摆了摆手,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,“收拢民心这些事情,标哥你是行家。咱们现在该考虑的是,将安南变为交趾行省后,该派遣何人前去布政,施行教化!”